2013年5月第56期【文:王磬瑋】
養(yǎng)鴿訓練,志在參加的鴿友絕對不會不在意得獎,尤其是那高額的獎項更是吸引人加入的原因之一,自不可能全不在意。然而想要贏得高額的獎項,必得在暗組方面下注,而且要插對組、下對注,否則一旦破組或歸返的是一羽白板鴿,那還是白搭,領的也只能是腳環(huán)獎金而已。
于是如何在鴿會截止最后的插組之前選對賽鴿,搭組有成就是一門學問。而這個結(jié)果也絕對必經(jīng)訓練的成果而定,在第一次插組完成前,有充分準備的人,其實就已經(jīng)勝利在望了,剩下的只是如何在持續(xù)的加強訓練中保持鴿不遺失、不罹病而致破組,便算是開啟了勝利之門。
看似不難,但實際上的操作拿捏之不易、辛苦,實非外人所能體會,更非人人都可輕易洞悉其管理操作的步驟。一套能致勝的管理操作方法,向來是不輕易外傳的,就算拜師學藝,也不見得人家會傾囊相授不留上一手,其實這也是國人慣有的習性,所以流傳下來的本事、經(jīng)驗,才會日漸失落。
不過筆者就是要探討致勝的管理方法,以提供各位鴿友做個參考、交流。養(yǎng)鴿的本事人人都自有一套,如能再參考別人的成功經(jīng)驗,截長補短,相信對經(jīng)驗及賽績的提升是有一定的助益的。師法他人并不可恥,不恥下問更是成長的最正確態(tài)度,除非鴿友只是想在原地踏步。幼鴿出巢上櫥后,是一個重要的開始,首先在飼料方面仍應以幼鴿飼料為主,以求持續(xù)在營養(yǎng)上供其所需,而達到各方面發(fā)育良好的目標。同時在三天之內(nèi),應即予施以球蟲、毛滴蟲及呼吸道的三合一預防,以確保幼鴿群降低感染的機率,并于隔日泡肝精供飲一天,有助解毒的功能。很多業(yè)馀鴿友不是不清楚這一些步驟,而未能及時進行,導致錯失先機,便是忽略了這些明細,而同樣未做好,完成這個環(huán)節(jié),致接下來的管理操作問題不斷,其實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只要按步驟做好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小明細就不會成為大問題。
當教乖、學習進入機關(guān)活門的簡單項目完成后,幼鴿出巢十天左右,由于逐漸進入換羽的階段,喝水量會增加,而排出一些水便。身體上也會出現(xiàn)類似出疹的發(fā)燒現(xiàn)象,這些都還在正常的生理反應范圍之內(nèi),并不會有什么大問題,只不過,這時候的鴿主最好順便給幼鴿施以沙門氏菌及腸炎下痢的預防,對于日后的免疫方面,抗體會更具抵抗力。
當然這期間是不宜讓幼鴿淋到雨的,舍內(nèi)冷風或強風的灌入也應該防止,否則幼鴿很容易感冒,影響接續(xù)的步驟安排進行。舍訓的操練安排在其后才進行,這或許會令一些鴿友感到不解,但這么安排其實有目的。因為這階段幼鴿處于換羽期間,應采不強迫飛行的方式任其自由飛翔,一則可同樣達到熟悉周遭環(huán)境的目的,再則不會增加幼鴿換羽時的能量和體力耗損,更避免掉因飛行的體力及能量耗損而中斷換羽的進行。俟幼鴿的主羽長至一定程度后,飼料方面應再添加清除飼料,清除飼料中由于富含粗纖維,是幫助幼鴿加速換羽的有效物質(zhì),使用的時機可說是恰到好處。
或許有鴿友堅持幼鴿須完全換羽完畢始能進行操訓,以免飛行運動量的增加使得換羽的最后階段中止,而不利于來日競翔,其實在筆者所將提出的管理操作方法,這方面就顯得過慮了,只要幼鴿的換羽已進行了百分之七十以上,便可以提早投入外訓的課程。距離由近漸遠式的外訓,使幼鴿群在不感負荷及壓力下,同時完成后續(xù)的換羽及熟悉方向、地標,及至拉長外訓距離后,鍛練幼鴿群體能及單飛的膽量。
提前投入外訓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藉此在第一次插組截止前,淘汰掉不符戰(zhàn)力需求,先天上素質(zhì)較差、晚熟或健康差的幼鴿,以便在第一次的暗組插注上,可以更集中,也更減少破組的機率。
第一次暗組插注完后的重點,即在于使參賽鴿的鴿數(shù)不致因迷失、疾病或意外傷害而折損。網(wǎng)鴿勒贖也是這階段鴿友們需防范的一點,所以此時我們已由外訓的課程回歸舍訓的安排,一來讓中網(wǎng)或鷹襲、打獵的意外傷害降到最低,二來也可舒緩一連串外訓后的疲累恢復,并施以呼吸道的投藥,使參賽鴿能在最短時間內(nèi)恢復飛行的欲禁,而又不使體能下降。
經(jīng)過外訓訓練的參賽鴿體能已大有進步,此時回歸舍訓操練,一開始已可以視其能力決定操訓的時間,不用再回至由短漸長的方式,以免他們一下子也不適應操訓時間忽然變短的方式,反生起慵懶之心,那就反而不妙。舍訓操練的目標應設定在六十分鐘至九十分鐘之間為宜,朝夕各操練一回,若無太差的天候,應避免中斷操訓,即使是綿綿細雨,也應按表操課,在所不惜。
這當然不是前后矛盾的做法,前因幼鴿剛出巢上櫥,體力及健康狀況都還有待調(diào)整,放封自由飛行時自然應避免淋雨的情形。然如今久經(jīng)操訓,體能及健康狀況都已有所提升之下,淋些小雨已是不妨。況且來日參與海翔時,海面上天候也屢有陰雨時候,此時給其適應、習慣上的練習,也等于是給其膽量上的訓練安排,以免來日遇雨即驚,慌亂之心無心辨向,有鴿即從,跟著一路不知飛往何方。
事前有充分的準備,參賽鴿才能免去手足無措的反應,賽鴿也是一種膽小而怕生、又群飛性的鳥類,如果不另外安排其適應、熟悉,到時候必然六神無主,無心應戰(zhàn)的隨群而去。
當舍訓的目標已達成,選手鴿的穩(wěn)定度已大為提升,體能的狀況也已在整體舍訓的操練下達到了一致性,符合戰(zhàn)力上的需求。但是我們?nèi)圆灰源藶闈M足,此時大約是已結(jié)束了第二次,甚至第三次的插組,臨比賽日可說已是近在眼前,如何利用這段期間再做最后的復習,是相當重要的,可能就攸關(guān)比賽時的狀況表現(xiàn)。
這階段的安排,建議是再施以外訓的訓練,讓其再溫習一下先前的訓練,及所熟悉的方向、地標。然后再逐漸拉長距離,利用鴿車的載送到外縣市施放,尤其是最接近登陸點及歸返方向的臨近縣市,更是首要施放的地點。
一回生二回熟,由三至五羽的初始外訓齊放,直至可以單羽施放,已邁向參賽鴿脫群獨飛的重要訓練方式。如果一羽參賽鴿在比賽時不能脫群獨飛,便可能在跟錯群之下越飛越遠,終至再折返而失格,更可能的是一去不回頭。所以單羽施放是整個外訓訓練中不可失的一環(huán),只要單羽施放的參賽鴿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的于時間內(nèi)自行歸返,那么這羽參賽鴿已經(jīng)具備了參賽競翔的條件,也可說是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只待來日比賽開始,便可一展身手的飛出理想的成績。而我們所要求的更不只是在單羽的表現(xiàn)上,我們要求的是整體性的戰(zhàn)力,體能高峰上的一致性,那么才能在暗組的插注上占得優(yōu)勢。只要力保不破組”即使破組,也得指望是殺關(guān)情形下,還可以有單羽歸巢的情況。最不濟也得在前一關(guān)保持好成績,那么便不怕全會全滅的情況下無獎可領,獎項便是你的。
免責聲明:本網(wǎng)凡是由用戶發(fā)布的文字、圖片、音視頻等資料,其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信息發(fā)布人自行承擔,并負法律責任。賽鴿資訊網(wǎng)不提供任何保證,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