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話“調”字訣
來源:轉載
發(fā)表時間:2015-10-18 14:07:35
瀏覽數(shù):850
轉到我空間 分享到隨寫
|
|
繁忙賽季剛剛過去,自尊上進的鴿友立即投入探討交流活動之中。由于一場又一場風云變幻莫測的激烈競爭,遺憾總是多于答案。千頭萬緒承,反思難已。筆者認為,賽鴿應由種決定怎么養(yǎng),由養(yǎng)決定怎么訓,由訓決定怎么調,由調決定怎么賽,環(huán)環(huán)相扣;而后由賽的結果——暫將客觀因素擱置一旁,反向推導分析調、訓、養(yǎng)、配、種諸多環(huán)節(jié)的過缺得失,總結經(jīng)驗教訓,并循環(huán)往復,不斷提升自己的養(yǎng)鴿水準。
如今賽事憶畢,賽前的所作所為歷歷如在眼前,有利于我們從“調”反思探討。筆者將“調”字打上引號,是因為不僅指調整、調養(yǎng)、調教、調節(jié)等措施,還應包括通過在訓中“調查研究”,把握調控主運動權,從實際出發(fā),切適調派選手參賽。這不是玩文字游戲,而是賽前實實在在應有的操作內容,否則就談不上“由調決定怎么賽”了。
調養(yǎng)調教,訓中必不可少
其實從建棚養(yǎng)鴿開始,就一直少不了一個“調”字。只是由于訓賽中,改變了鴿子日常生活習慣,攪擾了它自身的節(jié)律,“調”就顯出了突出地位。許多鴿友早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了這個事實,每到賽季來臨,各種飼料應備盡備,精益求精;各種藥物補品應有盡有,不異高價,真可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接著開始緊張操練,不辭辛勞,頻繁訓放,有的短距離幾乎一日一訓,百公里外三天一訓,三百公里一周一訓;還有的甚至提前訓達鴿會予定的賽站。熱情之高,干勁之足,使人欽佩。鴿友重視訓練是有可喜的一面,但是不是從自己棚況實際出發(fā),訓與種、養(yǎng)、調能否配套?是否盲目與別人攀比訓的次數(shù)多、里程遠?或者把訓僅僅當兒賽前的一道 例行手續(xù)?若未認真考慮過訓的目的性、針對性、節(jié)奏性,并從訓中發(fā)現(xiàn)什么,其結果就會與自己愿望大相徑庭。
鴿子是有靈性的家禽,跟一切動物一樣,有生存、安全、求偶、繁衍后代等基本要求,表現(xiàn)為趨光、趨地、攝食、戀巢、戀偶、攻擊、逃避、學習、記憶等本能行為,與相此相應還有趨利避害,群飛群落,獨占領地,猜忌嫉妒,依習戀舊等等特性。我們養(yǎng)鴿不可單憑自己主觀想象強迫鴿子去實現(xiàn)我們的目的需要。我們應該遵循自然規(guī)律,因勢利導,去掌握、調節(jié)它們的生活節(jié)律,調動、開發(fā)和利用它們的本能。上述鴿子的特征中,有些對為比賽歸巢是有利因素,有些則是障礙和不利因素。我們應通過調養(yǎng)、調教、訓練,加強歸巢的有利因素,避免和消除不利因素,甚至善于用“調”變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這也是在關鍵賽事中,養(yǎng)鴿高手能超越一般鴿手的致勝法寶之一。
筆者認識一位屬一般“工薪族”鴿友,平生愛鴿別無他好,肯動腦筋鉆研和重在日常棚中下功夫。幼鴿二十多天離窩,調教獨立生活能力;家飛一、二個月后,在恰當?shù)哪惩韺⒂坐澴降椒呕\內,置于陌生房間,進行“平籠”(也稱擠籠)訓練,白天在近處放出。然后依次三到五天延長“擠籠”時間和訓放里程,并選擇晴、陰、雨不同天氣和早、中、晚以及隔夜野宿等適應訓教。工休日騎車或乘車帶一籠鴿子,走親訪友與訓鴿兩不誤。悠游自在,調教了鴿子,也調理自己,輕松愉快地享受到“玩”鴿的真正樂趣。到鴿子公訓開始,從容不迫地隨站跟進。他的鴿子放進大籠,一點不煩躁撞斗,個個沉著穩(wěn)。訓后注意調養(yǎng)休息,每逢參賽常能在百分之一的獎位上有所收獲。鴿友詢問他有什么秘訣,他總是一句話:“要會調鴿子”。
調養(yǎng)鴿子不能“臨時抱佛腳”。鴿子是很依賴于習慣的,沒有吃過的食物不愿吃,沒有雖過的水不敢喝。鴿在訓賽中體能消耗很大,補充營養(yǎng)是很必要的,但都要在平時喂過,訓賽時增加某類攝入量,也只能逐漸改變配比要有調適過程。若突然改變食譜和飲水的顏色氣味,會適得其反。不恰當?shù)厥褂盟幬锲髨D速取成效,也是不可取的。調養(yǎng)的功夫在于細心、精心和耐心。過于疲乏的鴿子,不可輕易驚擾,休息是最好的調養(yǎng)。有不明原因上不了狀態(tài)的鴿子,應該暫停訓賽。我們?梢姷讲簧倬媒(jīng)沙場的精英和有希望的健將,因鴿主一時疏忽或沖動,草率應戰(zhàn)而折戟沉沙,也使鴿主久久抱憾懊悔。鴿子每次捉出棚后,棚內外不可有任何異常改變。鴿飛在外,到處陌生,驚恐萬狀,思家心切,拼命回飛,好不容易到家,切不可再使它驚恐慌疑慮而生厭惡、傷情感;要順其心態(tài),百般呵護,使它感覺還是家里安全、舒適,逐漸增強了戀巢性情。爾后訓放歸來,個個精神抖擻,昂首撒翅,情緒高揚,好象人們順利完成某項事業(yè)后充滿成就感、自豪感而溢于神氣體態(tài)——鴿子也好象對付出愛心和辛勞的主人說:“你看我飛回來了!”鴿主調養(yǎng)功夫水到渠成,也就自然而然感覺到自己的愛鴿已進入臨賽最佳狀態(tài)。
調查研究 主動掌握調控權
記得毛澤東主席有句名言:“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養(yǎng)鴿人沒有調查研究,誰也不能取消他有參賽權。人不過放得不好,自己跟自己過不去。調查研究確實是人們認識客觀事物的科學方法,養(yǎng)鴿人也應該進行調查研究。
平日我們在棚中觀察鴿子,這算是靜態(tài)調查,若能訓放期間觀察,這是最好的動態(tài)調查。特別是在超出家飛時數(shù)的距離,自己不妨對著手表,記錄下每羽鴿歸來的時間和進棚狀況,然后把多次記錄綜合整理,你就會發(fā)現(xiàn)大約有以下幾類歸巢狀況:
一、是有一批(或數(shù)羽)鴿子,總是領先歸來,屬于第一梯隊,或稱之為“打頭陣”的“先鋒隊員”。其基本算法應包括私訓和公訓,六次中不少于四次,八次中有五次以上,按2/3類推。這類鴿在一個具體鴿棚中所占比例,比例明顯地由鴿系特點所決定。
二、是有一批鴿不急不躁,有時還在外過夜歸來,屬于“拖得起”,“放不死”的隊伍。也是明顯有其鴿系特點的。
三、是有少數(shù)鴿子,開始訓放不起眼,甚至有時幾天才回來,但訓放次數(shù)一多,它會越飛越快。
四、是有為數(shù)不少的鴿子,有時飛得快,有時飛得慢,呈波浪形歸巢狀態(tài)。尤其 一千公里以上的訓放中,比較明顯。
五、是除以上大多數(shù)外,還有少數(shù)鴿子介于以上某兩種狀況之間,暫時難以捉摸。
由于各地各棚的具體情況不同,如羽數(shù)、鴿齡、訓放方式以及地理環(huán)境、天氣變化等,上列各類比例僅作變數(shù)參考。若大同小異有些狀況存在,建議除本棚相對比較外,還應與周圍鴿以放歸情況比較,甚至更大范圍了解一下重點棚戶的快慢程度,這樣更有參考價值,以便更好地掌握對每一羽選手鴿的實際調控。
重視調節(jié)調遣,常會出奇制勝
群體參戰(zhàn),英雄者畢竟是少數(shù)。通過上述觀察、調研,鴿友大致可以排出參賽隊伍的號位順序,盡管最后結果不一定對號入座,但有助于提高我們的鑒鴿水準,檢驗我們調整措施的得失,豐富我們的使鴿經(jīng)驗。正因如此,我們不僅要一視同仁地善待準備參賽的整體隊伍,要重視每一羽有希望的個體,根據(jù)個別不同的種性、月齡、健康和臨戰(zhàn)狀態(tài),考慮賽時天氣變化、里程適應、賽線特征等等,作好個別調節(jié),比較有把握地調兵遣將。
如對“第一梯隊”,尤其是初次參賽的幼鴿,要注重賽前的細微觀察,如常家飛,不隨便打擾,增強戀巢感。它們從訓練開始給我們帶來歡欣,在300-500公里賽程也會給我們欣喜。至于月齡較大的鴿子自行配對,三天左右出賽無妨。生過蛋的鴿子,按傳統(tǒng)做法“前三后四”(即生蛋前三天到蛋后四天內)為忌,以抱蛋十天左右為宜!皧A蛋飛行”我無意之中得過一次獎,而第二次參賽就沒有飛好,第三在同等距程就走上了不歸路。為避免盯蛋、生蛋,適時隔離,延緩慢期,也是一種調法。
第二類歸巢狀況的鴿子,常會有“晚成大器”的苗子。一歲以上成鴿,一般鴿友會把它們放在700公里及以上賽事時考慮,而有些善于“看天使鴿”的鴿友,注意到電視天氣預報衛(wèi)星去圖的走勢,估計到未來天氣的變化,“養(yǎng)兵千日,用在一時”,巧出奇全優(yōu),讓有千公里賽績的老將出馬,參加500公里拼搏,爆出“冷門”,事例已有不少,應是偶然中的必然。
第三類的歸態(tài)中常會出現(xiàn)“優(yōu)異選手”。只要這羽鴿血譜中有賽和賽績的可靠紀錄,賽時又在顛峰狀態(tài),常會是鴿主理想的“指定鴿”選手。第五類中也不乏好鴿,可能由于月齡、健康、心理等因素困擾,沒能發(fā)揮,更應耐心調節(jié);當然也有“中看不中用”的貨色。若一時還看不出征兆,不妨參加比賽一試,待看如何。
第四類歸態(tài)的鴿子,肯定可以說在我們武漢不是少數(shù)。請看武漢公棚第三屆和第四屆規(guī)程中明文規(guī)定,凡一羽賽鴿在300公里和500公里比賽中,兩次都前十名者,可以獲特別獎,約兩交納皆是前三名或冠軍者重重大獎,說明其歸巢狀態(tài)反映是常見的。什么原因?可能因為賽線有大別山橫亙其間,一時說不清。別地是否這樣,缺乏調查。但是如果在自己棚內呢?我想還是有辦法調節(jié)的。如前站慢,做好與后站節(jié)奏合拍,可如第一梯隊那樣看待,加強戀巢調控;如前站快,應在后站入賽三天之前,再作一次百公里左右的訓放,若從容歸來,健康狀況等條件正常,此鴿的“快”又可能會發(fā)揮出來。此法本人試過,比較有效,謹作介紹,但不敢保證各位都靈。
行文至此,似乎覺得還沒有說清楚。翻查《辭源》,有句對“調”的解釋:“調謂弓強弱與矢輕重相得”。我想是否可以這樣比喻,我們的愛鴿好比是箭,養(yǎng)好比是弓,訓好比試弦,調控功夫把握在射手(鴿主和教練)手中,賽就是有明確標靶的開弓放箭。高明的,調控得法,箭就會飛得遠,射得準;否則弦斷弓折,箭也不知失落何方。我衷心祝愿我們鴿友,都能練成神射手,箭法高明,點得準,放得好,讓我們的賽鴿運動更加精彩。 |
|
免責聲明:本網(wǎng)凡是由用戶發(fā)布的文字、圖片、音視頻等資料,其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信息發(fā)布人自行承擔,并負法律責任。賽鴿資訊網(wǎng)不提供任何保證,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