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練心得——觀察家飛適時調整管理
轉載自
劉鋒 轉載于2011-10-19 19:01:34
瀏覽數:816
轉到我空間 分享到隨寫
日常的家飛并不是放完后就沒有事了,細心的教練要記錄每一羽鴿子歸巢的情況,并且作出比較客觀的分析,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今后更好地進行飼養(yǎng)與管理。
比較客觀的分析是指:對鴿子個性、健康情況、成熟度等了解的前提下,主觀判斷這些鴿子在家飛中所表現(xiàn)出的性狀。
列舉2007年7月17日本人早晨家飛情況。
早晨6.00時,雌鴿舍20羽迅速竄出,很快攀升至約200米以上高空,抬頭仰望鴿子如同麻雀般大小,看到此情景我內心非常高興,因為前段時間鴿舍中有四分之一鴿子被不同程度感染上傷風等混合疫情,所有鴿子吃了很長時間藥,現(xiàn)在能恢復到如此我當然非常高興。
這20羽雌鴿中,有2羽成年鴿,三羽五月份以后出殼的幼鴿,三羽曾患重癥的當年鴿,其余都是當年一至四月份出殼的幼鴿。
20羽鴿子在空中盤旋,數分鐘后陸續(xù)有鴿子落棚,6.20時已有8羽落棚,其余消失在天空中。
6.52時一羽三線灰單羽歸巢,以后每隔數分鐘就有鴿子歸巢,但都是單羽;7.15時一下子到了三羽,這時我清點一下還剩下一羽沒有歸來。
最后一羽在8.30時左右歸巢。
如此家飛我心里暗自驚嘆:真是非常符合鴿子的實際情況,可見信鴿飼養(yǎng)管理還是有邏輯可循。
下面分析一下不同時間段落棚的鴿子。
在6.20時前落棚的8羽鴿子,其中有二羽成年鴿、三羽曾患重癥的鴿子,另三羽也是體質較弱的鴿子。成鴿很快落棚是因為它們過去都有配偶,現(xiàn)在被強行分開,一旦有機會獲得自由馬上就會去尋找雄鴿子,所以它們不會持久家飛;曾患重癥的鴿子因為體質差,在棚里它們似乎已經很神氣,但當飛入空中后會感覺體力不支,所以也會很快落棚。
6.52時至7.15時之間歸巢的鴿子,都是體質比較好的鴿子,它們之所以大多單羽歸巢,是因為它們飛遠后已混入別人的鴿群中。6.52時首先離群歸巢的那羽三線灰本人認為是好鴿(不過今后還有待觀察),這樣的鴿子今后比賽時也會主動離群搶先歸巢。而隨別人鴿群飛時間越久的鴿子說明問題越大,它今后比賽時是否也會尾隨別人家鴿子繞彎路?
最后一羽8.30時左右才歸巢的鴿子是5月15日才出殼的幼鴿。說明這羽鴿子曾一時迷失方向,并且落地,此種情況更進一步證明二月齡的幼鴿“識棚經驗”還不夠,被成熟的鴿子帶遠后混入別人鴿群就容易迷失。
以上僅是一次家飛的情況報告,如果經常觀察、分析,自然能做到有的放矢。
常聽鴿友說:我的鴿子早上要飛一個多小時,甚至二個小時,如果不分析鴿子家飛情況,離舍時間越久相反說明存在問題越大,所以不要盲目夸獎鴿子飛多久多久。
理想家飛大致情況是:1.較長時間在高空中飛行;2.在鴿舍附近空域主動飛行時間越長越好;3.長時間消失后,歸來時基本上仍集體出現(xiàn)在鴿舍上空;4.單羽歸巢的鴿子飛行時間不要超過一小時;5.雖然有時會融入別人鴿群,但很快會主動糾正方向;6.落棚后迅速恢復常態(tài)。
免責聲明:本網凡是由用戶發(fā)布的文字、圖片、音視頻等資料,其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信息發(fā)布人自行承擔,并負法律責任。賽鴿資訊網不提供任何保證,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