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午夜福利視頻|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欧美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91在线免费视频

<optgroup id="ltfxw"><rp id="ltfxw"></rp></optgroup>

  • <dl id="ltfxw"></dl>

    1. <dl id="ltfxw"></dl>
      日志 - 欣賞

      訓練鴿子當空中偵察兵?信鴿照相術令人直呼腦洞大開

      來源:空軍之翼   發(fā)表時間:2016-11-12 8:04:49   瀏覽數:433   轉到我空間  分享到隨寫  分享到鴿友社區(qū)

      談起信鴿照相術的發(fā)明,人們也許會聯想到是哪位異想天開的攝影師的主意,但這卻是20世紀初德國的一位藥劑師朱利.尼伯納(Julius Neubronner)的杰作。1907年誕生的這項技術在此后三十年時間里并未得到人們的注意,直到兩次世界大戰(zhàn)之間才逐漸被各國發(fā)現其軍事價值。

      信鴿照相術的起源

      信鴿照相術的誕生僅比空中攝影技術的問世時間晚半個世紀。1858年,熱氣球愛好者納達爾拍攝了第一張空中攝影照片;1860年,詹姆斯.華萊士.布萊克(James Wallace Black)拍攝了現存最早的氣球航拍照片。隨著攝影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到了19世紀末已有人想到了把照相機安裝在無人飛行器上。到了19世紀80年代,風箏、火箭、降落傘等等都曾經成為照相機的空中拍攝試驗平臺,而且有的拍攝出來的照片質量還相當不錯。與此同時,信鴿開始在戰(zhàn)爭中承擔傳信的作用。例如在1870年的普法戰(zhàn)爭中,軍用信鴿就遞送了大量的情報,據統(tǒng)計總數多達15萬份。

      到了1903年,居住在法蘭克福市郊的尼伯納開始進行一項試驗。這名藥劑師此前時常利用受過訓練的信鴿為他傳遞少量的藥品,而由于雨霧等惡劣天氣的影響,信鴿往往會迷失方向造成藥品遞送的延誤。于是尼伯納想到了為信鴿裝上自動拍攝相機記錄下其飛行軌跡的辦法。起先,尼伯納使用僅重30至75克的木質相機模型訓練信鴿,發(fā)現在100公里距離內和50至100米的高度之間,信鴿照相是完全可行的。

      免責聲明:本網凡是由用戶發(fā)布的文字、圖片、音視頻等資料,其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信息發(fā)布人自行承擔,并負法律責任。賽鴿資訊網不提供任何保證,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評論列表
      用戶名: 密碼: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