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肯應” 與鴿子賣給外國人
來源:宗勇
發(fā)表時間:2011-03-18 8:29:50
瀏覽數(shù):4750
轉到我空間 分享到隨寫
這年頭,賽鴿廣告不能相信,公棚紛爭撲朔迷離,地方賽陰晴不定讓人傷心,鴿子拍賣也讓人失望,信息總與民眾偏離,在中國大陸這個新興的賽鴿市場正上演著愛恨情仇和觀念巨變。我們身邊的一些先哲們,早就預見了這種巨變的進程,處心積慮的想扭轉乾坤。于是在一些媒體人的操作下,銷售技巧也有了些新花哨。比如,近年網(wǎng)絡熱炒的某些國內(nèi)名家大師把鴿子賣給外國人的新聞也越來越多起來,聯(lián)想到近年很多企業(yè)在銷售人員銷售技巧培訓時的主題就是“如何把梳子賣給和尚”,看看中國大陸因?qū)偾萘鞲幸邊^(qū),活禽出口一直被歐盟各國限制,很難想象,奉公守法的歐美鴿友怎么也玩起了走私的活兒來?反正我們的國人是不在乎這些的,他們以能擁有將梳子賣給和尚的新聞而沾沾自喜。
這讓我想起大家熟悉的,與唐伯虎、祝枝山齊名的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著名書畫家文征明。一介布衣文征明,終生淡泊,靠賣字畫為生。滿腔熱情藝為重,好交游。后人對他的贊譽是“書畫遍海外,芳名垂千古!痹娢臅嫙o不為人所仰慕。《明史》記載:“寧王宸濠慕其名,貽書幣聘之,辭病不赴!薄八姆狡蛟娢臅嬚撸吁嘤诘,而富貴人不易得片楮,尤不肯與王府及中人,曰:此法所禁也。”周、徽諸王以寶玩為贈,不啟封而還之。外國使者道吳門,望里肅拜,以不獲見為恨。
文征明雖以書畫為生,更以書畫會友,但自戒書畫“三不肯應”,即不應宦官、王侯與外夷。作品寧可低價給一些普通人士及老百姓,對于窮書生,更是甘愿奉送,不收分文。達官貴人,無論給多么高昂的酬金都不行。這種不攀龍附鳳,不見錢眼開的為人處世原則。映照出其不畏權勢,不貪錢財,寧可過著清貧生活的高尚人品,表達了中國自古以來正直知識分子人活泥而不染的品德。
細細回味,鴿子賣給外國人,這其中有事實,也有炒作。炒作中有媒體幫倒忙的原因,但關鍵還在于一些養(yǎng)鴿人的浮躁。環(huán)顧當今鴿界,大家骨子里都在強調(diào)“獨立品質(zhì)”!但發(fā)力點不同!蔼毩⑵焚|(zhì)”恰恰成為大眾爭論而非認可的話題。事實上,鴿系的獨立往往來自于人格的獨立,它內(nèi)在于每一個養(yǎng)鴿人的性靈之中,把自己的養(yǎng)鴿技藝和復雜的思想感情融合在一起。
這些并不是離開賽鴿實際水平,憑空、憑鉆營所能得到的?俊鞍咽嶙淤u給和尚”去追名逐利,落得的只能是虛名、浮名。品不好,志不專,又必然影響賽鴿技藝水平的提高,于是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huán)當中。
現(xiàn)代賽鴿的歷史百年有余,多少風云一時的大師歸于寂滅,我們迄今仍然珍愛的,恰恰是育作手法各有千秋的那些好人好鴿。好鴿的標準正在生成之中,鴿界里好人的標準也需要重新定位。所以對現(xiàn)代賽鴿,把期待的目光揚得更遠一些才好。好鴿脫胎于大膽創(chuàng)新,好人有高潔的操守品德。但這些大多是空穴來風,只能是對傳統(tǒng)“入其內(nèi)出其外”的成果。值得強調(diào)的是,變化總是合理的;而變化中的獨特性必然基于每一個養(yǎng)鴿人的獨特性靈。
免責聲明:本網(wǎng)凡是由用戶發(fā)布的文字、圖片、音視頻等資料,其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信息發(fā)布人自行承擔,并負法律責任。賽鴿資訊網(wǎng)不提供任何保證,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