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歲月,過客匆匆,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已是24節(jié)氣的“雨水”!坝晁睒酥局蟮丶磳⒒卮,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繼之水也。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意思是說,雨水節(jié)氣前后,萬物開始萌動,春天就要到了!兑葜軙分幸灿杏晁(jié)后“鴻雁來”、“草木萌動”等記載。
“雨水”節(jié)是農民田間勞作的開始。有句農業(yè)諺語說得好:“雨水”雨增溫度升,華北大地漸解凍。抓緊劃鋤冬小麥,化了一層來鋤一層。大麥葵花和蓖麻,頂棱播種產量豐。還有就是:七九八九雨水節(jié),種田老漢不能歇。所有這些,足以說明雨水節(jié)農田管理的重要。種田不僅如此,養(yǎng)鴿也應是這樣。故許多鴿友都看好了一年之計在于春的當下著手配對、孵育賽鴿。選種配對相信每位都有自己的高招秘籍,故本人不想妄自菲薄。我想說的是作育后的幼雛管理好壞,對賽鴿今后的比賽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本人覺得在幼鴿管理上采用給其添小灶的辦法,效果不錯。
去年,本人在中信網看到天馬鴿舍的一篇《練好內功方能贏在起點》的文章,介紹了幼雛的管理方法,看后覺得方法很在理。就有心想用此法試試喂幼雛,但當時已是秋后,種鴿都已分了棚,故此想法就落了空。然而一次偶然的巧合讓我驗證了此做法。
去年冬天,我的賽鴿棚里兩羽賽鴿偷情孵育出了幼雛,由于賽鴿棚沒有巢箱,幼雛在地網上出殼了,當時已是數九寒天,賽鴿棚保溫又不是多好,看著兩只黃絨絨的小家伙在寒風中抖動著柔弱的身軀,我的內心好生憐憫。該怎么辦才能讓幼雛在冬季健康成長?我忽然想起了天馬鴿舍的那篇幼鴿管理的經驗文章,于是按照文章內容介紹找來一個小塑料盒,在里面放些花生、小麻仔、豌豆等一些富有營養(yǎng)的作物,把成有作物的小塑料盒放在幼雛旁,讓種鴿哺乳幼崽。一日兩次,天天如此。這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兩只小家伙的外表由原來的黃絨絨變成了黑色;又由黑色長出了灰羽毛,用一天一個樣形容它們真不為過。
一天上午,我去給幼雛加料,看到底網上的兩只幼雛少了一只,我急忙四處尋找,發(fā)現有一只從底網上掉了下去,我趕緊找來一根木棍,把幼鴿撥了出來,不知是剛掉去還是什么緣故,小崽竟沒有被凍死,我把它們又放在了一起。這對地網上出生的幼崽經受住了寒冬的洗禮,如今都已成長為大鴿子了,而且都已經開家了。
通過這一對冬天幼雛的管理,我深深體會到:給幼雛添“小灶”效果就是好!

免責聲明:本網凡是由用戶發(fā)布的文字、圖片、音視頻等資料,其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信息發(fā)布人自行承擔,并負法律責任。賽鴿資訊網不提供任何保證,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